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豹式坦克(Pz.Kpfw. Panther)

 豹式坦克(panther)

五號坦克,制式編號為Sd.Kfz.171,後來以「豹式坦克(Pz.Kpfw. Panther)」作為制式名稱,亦有資料為譯成「黑豹坦克」。時至今日,亦成為近代戰鬥車輛戰鬥力的評價標準。
panther的編號在tigerI前面,但它的計劃及設計均在虎I之後。

規格:

  • 乘員:5人(車長、砲手、駕駛、通訊員、裝填手)
  • 長度:8.66米(全長)
  • 闊度:3.27米
  • 高度:2,995米
  • 重量:44.8噸(戰鬥重量)
  • 發動機:梅巴赫230P30(水冷V型12汽缸汽油引擎)

  • 功率:700匹
  • 懸掛系統:雙扭力桿
  • 速度:55公里/小時(平地)
  • 30公里/小時(越野)
  • 最大行程:250公里(平地)、100公里(越野)
  • 裝甲及武器裝備
  • 裝甲:前方80毫米
  • 側面及後方40毫米
  • 主要武器:7.5厘米Kwk42L/70砲(砲彈79發後期81發)
  • 輔助武器:7.92毫米MG34機槍 ×2

History: 

起因:
德軍開戰時的坦克都不易在500公尺以上的距離擊穿 T-34 ,但 T-34 卻能在1000公尺的距離擊毀德軍 三號 和 四號坦克 。 T-34 無論是火力、機動力和防護力各方面都遠勝德國的三號與四號坦克 ,也是當時全世界最佳的戰車。
面對這樣的T-34 坦克相當頭大,古德林將軍下令對T-34進行調查。後來,派遣了一個名為「戰車委員會(Panzer commission)」的調查團前往東部戰線,並對T-34進行評估,以開發新坦克。
過程:

  • 1941年11月末,戴姆勒-奔馳(DAG)與猛獅(MAN)接到了對30~35噸級新的中型坦克VK30.02進行設計的訂單,而限期則到1942年4月。
  • 在1942年4月各自的提案中,DAG公司所設計的在各方面都類似蘇軍T-34的設計。而MAN公司的設計則符合了德國傳統的坦克設計思維:VK30.02(D)
基於自尊心、引擎技術上的困難及戰場識別問題所以德國當局批准VK30.02。
  • 在1942年12月正式投產並命名為panther。
  • 在1943年以後為了提高產量panther的生產不再是MAN公司的專利,並開始由DAG公司、MNH公司、HS公司分擔生產。
  • 根據JENTZ的書,一輛豹式生產的工時為兩千小時。

panther 的特色:

  • 載系統採交錯式路輪連接扭力桿的設計,可說是二戰中德軍坦克中最好的設
    計,它也被法國人用在戰後的AMX50重
    坦克設計上。但這設計在蘇聯戰場的冬天時,常發生路輪凍結而使戰車無法動彈的情況,且也須先把外側的路輪移走才能維修在裡面的路輪,增加了維修的不方便性。
  • 懸吊系統由前方的驅動扣鏈齒輪、後方的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它更在每個震臂中添上兩支扭力棒作為其懸吊系統的另外部份。
  • 由於液壓碟煞系統和循環檔系統的設計,使得豹式坦克能夠讓其中一邊的履帶依需求而單獨停止,而不須停止全部的動力。
  • 兩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邊,以保護不受敵人磁性地雷,以及蘇軍反坦克步槍的損害。
  • 豹式的造價十分昂貴且很費時,但這亦為它帶來了當時無可取代的越野性能。

使用:

  • panther初期的庫爾斯克戰役時,履帶和懸吊系統時常受損;而坦克的引擎更往往因為過熱而發生火災。
  • 此戰役之後,大幅改進了豹式坦克的機械問題,但是其最容易損壞的部分——傳動球形承軸始終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壽命。
  • 在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第後近乎一半囤駐在法國的德軍戰車是豹式坦克
  • 在1944年3月23日德國軍方為自己的坦克和蘇軍的新式T-34/85及IS-2坦克作出評估及比較後,指出豹式坦克前端裝甲遠比蘇軍T-34/85佔優,而兩者側面及後方的火力幾乎一樣;至於它的前端裝甲亦比IS-2為強,但兩側和後方的裝甲卻不敵IS-2,蘇方曾作測試聲稱122毫米穿甲彈能在700米擊穿豹式首上,而德國人的報
    告說122毫米穿甲彈能在1500米擊穿炮塔正面、500米擊穿炮盾,卻不能擊穿豹式首上而豹式的火炮能在800米擊穿IS-2的炮塔正面、400米擊穿120毫米炮盾,在一千米擊穿首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