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俄語:Катюша)

喀秋莎!?
難道是蘋果樹和梨樹花朵綻放,茫茫霧靄在河面飄揚。
不是,是蘇聯在二戰時大量生產多管式火箭炮車
代號K




 

 

 

 

簡介:

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士兵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這個發射架上標的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
這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出廠時的標記,K即是俄文單詞共產國際的第一個字母。







基本規格:

卡車型和履帶型
  • 喀秋莎共有8條發射滑軌,每條滑軌上下各懸掛一枚火箭彈,共16枚
  • 單射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
  • 可發射口徑為132mm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km
  • 火箭彈的戰鬥部分的彈體內是TNT炸藥,由於在發射時所承受過載和應力遠低於火炮,所以火箭彈的炸藥裝填係數高於普通炮彈,因而一枚132mm火箭彈的爆炸威力和一枚152mm榴彈相當。


分析:

「喀秋莎」一次齊射只需要7~10sec,這種發射速度是普通火炮不可能完成的。你能想像在不到10秒內16發132mm火箭彈爆炸產生的威力嗎?這就是遭受火箭炮攻擊的可怕之處。火箭炮只需要一輛發射車就可以把一個足球場的面積在幾秒鐘之內打成一片火海。

優點:

  • 殺傷範圍廣
    18台自走砲密集射擊=1輛喀秋莎火箭炮
  • 價格低廉 
  • 易於生產
  • 高機動性(和其他自走砲相比,可以在攻擊後遭到反攻砲火前迅速離開。)

缺點:

  • 準確度低
  • 裝彈時間長
  • 裝彈時間較長

發展歷史:

  • 1933年成立火箭研究所,研製陸軍和空軍使用的火箭彈。
  • 1938年,蘇軍的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裝備了82毫米、132毫米航空火箭彈,在諾門罕戰役使用。
  • 1938年,火箭研究所改為蘇聯彈藥人民委員會第3研究所,除航空火箭彈和多管火箭炮外,也研製噴射發動機、海軍火箭、防空火箭等。但一直到蘇德戰爭爆發,由於技術隊伍有限,試驗和生產基礎薄弱,僅僅成功研製了航空火箭,其餘武器項目均未取得結果。
  • 1937-1938年的大肅反中研究所領導克萊梅諾夫、蘭格馬克被鎮壓,科羅廖夫、格盧什科入獄。蘇軍高層對火箭武器也缺乏長遠規劃。著名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是1938年該所的勞動競賽背景下,由科技人員提出來並研製成功。
  •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開始進行,以吉斯-6載重卡車為平台,共有24條發射軌但只能做高度調整
  • 在1939年4月,16管並可以車身180度旋轉BM-13-16型樣車試射成功,自行火箭炮技術日臻完善。

戰例:

  • 1939年5月9日,在諾門坎事件(俄方稱哈拉哈河戰役)中,蘇聯紅軍首次把使用延時引
    信的火箭彈投入了空戰中測試。一位名叫波羅傑伊金的蘇軍王牌戰鬥機飛行員說在哈拉哈
    河戰役中他駕駛戰機使用火箭彈擊落了10架日軍轟炸機。 1941年7月14日,蘇軍組建的第一個火箭炮連7輛BM-13向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被德軍占領奧爾沙火車站進行了一輪齊射。短時間內射出的一百多枚火箭彈致使駐守該地的德軍第5步兵師損失慘重。由於炮擊過於迅猛,以致於德軍當時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攻擊。
  • 1969年中、蘇邊境衝突后,由於邊境地區地形複雜行動困難,蘇軍迫切需要一種較輕便的火力支援武器。為此將原來40管的發射裝置改成12管的輕型裝置,分成上、下兩排各6個發射管。發射裝置的重量減輕后,只需用2t重的「嘎斯」—66B_8輪式越野車即可運載。有的還可用BMD型空降戰車運載,適於伴隨空降部隊空投到複雜的邊境地區或其他戰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